更新時間:2022-02-22 來源:黑馬程序員 瀏覽量:
我們做一款C端產品或者做某個功能之前,會先進行市場/競品的調研,通過調研來了解市場容量、行業(yè)情況、競品情況;但是B端產品與C端產品不同,由于B端產品的定制化、專業(yè)性,我們很難深入了解。
相比于C端產品,B端產品的分析難度確實很大,難點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:
1、信息獲取困難;因為B端產品大多數都要錢,不要錢的產品要么試用功能少,要么不符合自己公司的產品定位,所以獲取競品信息的渠道途徑較少。另外針對細分領域(例如:無紙化辦公、某某智慧城市管理后臺)資料很難獲取到。就算能獲取到也是一些非常官方的簡單介紹性的東西,對于自己競品分析本身無實質性幫助。
2、標準化產品比較低;B端產品早期都是為某一類行業(yè)客戶定制化開發(fā)的,所以行業(yè)客戶特征影響比較大,組織特征、商業(yè)模式、地域特征等影響,都是沒有辦法標準化的。
3、分析競品,需要行業(yè)內知識。需要充分理解B端產品所在的行業(yè)情況,具備行業(yè)內的相關知識(例如要打造一個視頻PaaS平臺,至少要知道流媒體從采集到傳輸到播放的整個邏輯,壓縮編碼的一些常見的知識)。
所以,如何做B端產品的競品分析呢?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完成:
產品的“祖宗”
該領域內首個產品;要了解對方的創(chuàng)始人背景、當時的想法、經歷等等,有可能順著對方的思路可以做一些微創(chuàng)新。例如SaaS云視頻會議行業(yè),國外的zoom;
直接競品
與自己即將要做的產品方向最相關的競品,也叫對標產品。直接競品需要全方位的了解,知己知彼才能百戰(zhàn)不殆。
間接競品
與自己產品方向看似不相同,或產品方向不完全一致的產品。例如:外賣市場蠶食了泡面市場。
頭部競品
即在行業(yè)內做的比較領先,市場份額處于領先的產品。例如:騰訊會議在中國的SaaS云會議里處于第一的位置。
根據以上幾個維度,我們可以去篩選我們的對標競品;我們該如何去查找競品呢?競品獲取的途徑都有哪些呢?
行業(yè)論壇
大部分行業(yè)都有自己的信息發(fā)布平臺,可以去平臺上搜索;例如:搜索“智慧城市論壇”會出現(xiàn)“千家網”;
媒體報道/行業(yè)峰會/第三方機構/行業(yè)報告
我們在查找競品的同時,也在搜集競品的信息,所以說,一些報告中提到的競品也不能放棄。另外有時候會舉辦一些線下行業(yè)峰會、線下的展會,都可以參加,尋找競品,搜集信息。
企查查/天眼查/愛企查
通過這些網站,可以找到對應的一些競品。例如:在天眼查中搜索“平安智慧城”并進入該公司的主頁下,瀏覽可以看到很多關聯(lián)競品,不過這些不是很精準,需要對每個競品進一步的瀏覽;
七麥數據
如果已經找到某一款競品,尤其是APP類的產品,可以在七麥數據網站中搜索它,然后查看其“IOS版本→應用信息”頁面一直下拉,會看到官方的推薦,從中可以查找。
一個競品的分析,不僅僅是分析其某個功能點是否好用,更要了解其過往背景;所以我們將從以下兩個維度來解構競品分析的維度:
1)公司維度分析指標
發(fā)展概況
一般發(fā)展概況包括:發(fā)展歷史、重大節(jié)點事件、核心目標、市場占有率、投融資情況等等;
人力資源
公司情況了解后,需要了解公司內部人員情況,對于大公司,一般了解競品所處團隊的人員結構情況即可。對于小公司,需要了解創(chuàng)始人、管理層結構,優(yōu)勢及規(guī)模等;如果有機會,最好能進一步了解清楚公司的人才構成,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骨干力量,木桶中的長短板;
布局規(guī)劃
了解對方接下來要做的產品方向,計劃等信息。同時也要了解清楚接下來對方要怎么做的信息,例如:開發(fā)什么功能、招聘什么人員、融資還是并購等等;
2)產品維度分析指標
公司的背景了解清楚后,我們重點要了解競品這款產品的情況,進而找出核心競爭力和優(yōu)化方向;競品產品的分析,重點從以下幾個維度展開:
產品定位
與公司的定位不同,產品定位,重點關注當前競品的核心定位,包括產品屬性、產品定位(設計、定價),供應鏈級,核心競爭力等等;
用戶畫像
了解產品的定位后,下一步要了解的是當前產品定位的目標用戶的特征,因為我們是toB產品,所以重點了解目標用戶的組織特征、組織中的用戶特征。一般的,我們需要進一步了解一個組織的組織結構、角色權限、功能使用頻率、使用時段、規(guī)章流程等等;
產品功能
對于產品功能的了解,包括產品的產品業(yè)務流程、用戶使用流程、核心功能、特色功能、界面展示情況、迭代優(yōu)化情況等信息。
盈利模式
一般情況下,B端產品的盈利模式很比較明確,軟件授權使用,定制開發(fā)、業(yè)務分成、SaaS租賃等方式;
官網:產品介紹、slogan、公司融資情況、高管情況、發(fā)展歷史等;
內部出版物:大型企業(yè)的一些內部宣傳或培訓功能資料、操作說明;
產品試用:部分SaaS產品提供試用賬號,可以通過試用測試了解產品功能;
聯(lián)系銷售:通過口頭溝通、索取紙質材料等方式,獲取產品詳細功能,產品優(yōu)勢、代表客戶、產品定價等;
官方自媒體:最新的動態(tài),發(fā)布的一些新產品信息規(guī)劃,功能亮點;
公司財報:對于上市公司可以獲得其銷售數據、盈利虧損情況,對于未上市公司,需要通過更多渠道途徑來側面評估,如官方披露的銷售額等等;
面試競品公司人員:主動面試對方,了解對方的一些核心的數據;
招聘jD:根據對方的人才需求趨勢,判斷業(yè)務拓展或開拓方向;
整理以上的分析,總結各個產品的優(yōu)缺點;找到自己要發(fā)力的層面,然后規(guī)劃和布局,制定自己的產品發(fā)展策略。